客服热线:13143245687

无形遗产争夺,谁将成为新主人?

   2025-06-27 4
核心提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学作品到科技发明,从商标到专利,这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学作品到科技发明,从商标到专利,这些无形的财富不仅代表着创造者的智慧与努力,更承载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当这些知识产权的创作者离世,它们的归属和继承问题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01作者去世后,著作权能否成为遗产被继承?

著作财产权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但是著作人身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不能继承的。公民死亡后,其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予以保护。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如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及获得报酬权等在保护期内可依法进行继承。

无论国内国外,知名艺术家的遗产继承纠纷屡见不鲜,大多是因为作品数量众多、流通范围大、价值难以评估,且在保护期内,导致遗产分割的难度非常大。

 

02作者将没发表的作品转让给他人,会改变著作权的归属吗?

不改变。

《著作权法》第二十条规定,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改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但美术、摄影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作者将未发表的美术、摄影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让给他人,受让人展览该原件不构成对作者发表权的侵犯。

 

03在电视节目中能否直接使用已故作者的作品?

关键要看是否在版权保护期内。

《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如果在著作权保护期内,未经继承人许可不得使用已故作者的作品,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4出版社出版已故作者的作品,是否仅需取得部分继承人的授权?

出版社出版已故作者的作品应尽到审查义务并取得合法授权。如果继承人是多人,则所有有资格继承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著作权的相关财产权利,形成共同共有关系,该遗产只有在全体继承人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分割。

遗嘱确保著作权人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法律对著作权的继承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之间、继承人与第三方之间常常会出现争议。这些争议可能涉及到著作权的归属、使用权的分配、侵权责任的认定等方面。

为了避免这些潜在的争议,著作权人可以在生前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明确指定其著作权的继承人或继承方式。遗嘱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能够确保著作权人的意愿得到尊重和实现,防止因继承问题导致的混乱和纠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知识产权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要尊重创作者的权益,也要确保知识产权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让知识产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揭秘!知识产权也能“传宗接代”?看完惊呆了!

上一篇:

购买30年超长期国债,“人走了,钱还在”该怎么办?

举报收藏 0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